香港大学:新冠病毒传播早于症状出现
香港大学世卫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刘浩然及其同事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94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排出时间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在出现初始症状的两三天前便已开始排出或分泌新冠病毒。相关研究成果4月15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影响新冠病毒防控措施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传播链中连续病例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及从感染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即潜伏期)。如果连续间隔时间比潜伏期短,则意味着可能在出现显性症状之前就已发生了病毒传播。因此,以出现症状为时间点采取防控措施,其控制感染传播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刘浩然及同事采集了94名新冠肺炎患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此后32天内的咽拭子,并对其中的414份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的病毒载量在其症状初发时最高。
此外,他们利用来自公开数据的另外77个“传播对”信息,对新冠肺炎的传染力特征进行建模。每个传播对包含两名具有清晰的流行病学关联的新冠肺炎患者。研究者据此推断,在症状出现前的2.3天感染就已开始,在症状出现前的0.7天达到峰值。他们估计44%的继发病例是在症状出现前的阶段被感染,并且预计病毒传染力在7天内快速下降。
论文指出,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依赖患者回忆症状的初发情况,而这可能导致研究中引入偏差,因为有可能存在初发症状认知滞后的问题。
声明:优质内容创作不易,来源:高校招生网。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baokao.net/article/4671.html
分享:

① 扫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高校招生 关注"高校招生网"
② 领取培训礼包、报考攻略、高校推荐、专业测评
③ 赶紧扫一扫添加吧,学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