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院校概况
[发表时间:2006-7-8 19:13:07 ]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成人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名称变更为现名。1998年学校由原煤炭部属院校划归山东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经省教育厅批准,自1999年起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山东省范围内招生。
    学校地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级莱芜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占地202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为莱芜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学校注重为学生营造优越的成才环境,教学设施齐全先进,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拥有教学楼、图书实验楼、综合培训楼、学生公寓、餐厅、联谊厅、浴室及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基础设施,装备有力学、电子电工、液压机械、财会模拟、电机拖动、自动控制、微机网络等20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和9个煤矿安全培训专用实验室,建有校园局域网、语音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和经原煤炭部批准的首家全国地区性“煤矿窄轨车辆连接器检验站”及“矿井钢丝绳实验站”、“家用电器技术检测中心”等。校内实习工厂设有六个实训车间,校外建有13个固定的实习训练基地。另有山东省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基地、莱芜市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点及电算化职业证书考点、国家煤矿三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莱芜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基地都设在该校。图书馆藏书8万余册,各类期刊杂志200余种。现有教职工220人,专任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1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3人,中级职称47人。学校下设采矿工程系、机械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等6个系部,开设有采煤工程、地质测量、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等16个专业学科20多个专业方向。在办学形式上不拘一格,广开门路,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龙头,成人本、专科教育和各类培训、继续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目前,全日制高职在校生已达1200余人,各类学历教育总规模3000余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方针,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严谨治学,从严治校,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教育特色,学校提出了教师要有特点,学生要有特长,学校要有特色的“三特”教育思想,并在教学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构建起以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学校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模式,规定学生毕业时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也要获得本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为学生就业求职增加了一个重量级的砝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广开就业渠道,先后与省内外20多家单位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部分专业供不应求。学校非常重视高职“专升本”工作,积极为有志于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创造条件,已连续两届高职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超过山东省同类学校的平均录取率,受到省教育厅表扬。学校还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先后取得科研成果30余项,在地市级以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近50种,由学校教师自行研制的“井下高压开关有电报警装置”、“窄轨车辆连接器实验方法”等多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各业培养了6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9000余人。学校多次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省煤管局、省经贸委评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
    发展是硬道理。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新汶矿业职工大学将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为把学校建成一所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管理科学,设施先进,校园幽雅,特色鲜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职院校而不懈努力。

来源: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打印此文] [打包下载] [关闭窗口]
 
最 新 热 点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