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精通英语,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精通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 4. 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知识面较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际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贸易实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外贸英文函电》(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国际技术贸易》(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国际贸易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中国对外贸易》(China's Foreign Trade)、《外贸谈判口语》(Oral Communication For Foreign Trade)、《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国际工程承包》(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tract)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55学分(不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1学分,学科核心课35学分,专业基础课10学分,专业方向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财政学-|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从事财政管理、税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财政方面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财政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4.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财政学》(Public Finance)、《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税收》(Chinese Taxation)、《税务管理》(Tax Management)、《政府预算》(Government Budget)、《国有资产管理》(State Assets Administration)、《公债》(Government Bond)、《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税务检查》(Tax Inspection)、《财税电算化》(Finance Taxation Program)、《预算会计》(Budget Accounting)、《国际税收》(International Taxation)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61学分(不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35学分,专业基础课10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金融学-|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金融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金融方面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4.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国际结算学》(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国际金融学》(International Financial)、《金融工程学》(Theory Financial Engineering)、《国际金融体系和监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and Supervision)、《国际金融市场》(International Market of Finance)、《银行专业函电》(English Banking Correspondence)、《保险原理》(Insurance Principle)、《人身保险》(Life Assurance)、《财产保险学》(Property Insurance)、《涉外保险》(Ternatlonal Bussness of Insurance )、《寿险精算》(Life Contingencies)、《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金融信托与租赁》(Trust and Lending)、《金融市场学》(Theory on Financial Market)、《公司金融(理财)》(Corporate Finance)、《货币银行学》(Principles of Money and Banking)、《中央银行学》(Theory on Central Banking)、《投资银行与公司购并》(Investment Bank and Merging)、《证券投资学》(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金融会计学》(Financial Accounting)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61学分(不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35学分,专业基础课12学分,专业方向课19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法学-|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部门经济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以及能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法学方面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4.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法理学》(Basic Theory of Law)、《宪法》(Constitution)、《民法》(Civil Law)、《刑法》(Criminal Law)、《民事诉讼法》(Civil Procedures)、《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商法》(Business Law)、《合同法》(Contract Law)、《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知识产权法》(Ipr Law)、《经济法》(Economic Law)、《国际私法》(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海商法》(Maritime Law)、《国际商事仲裁与司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Arbitration and Justice)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服务、专题讲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47学分(不包括实践教学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67学分,学科核心课33学分,专业基础课13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3.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能够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和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程序设计》(Programming)、《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可视化程序设计》(Visual Programming)、《数据库基础》(Databases)、《数据库原理及应用》(Databases Principals and Application)、《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计算机文化基础》(Computer Fundamentals)、《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计算机课程实习、管理软件上机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50学分(不包括实践教学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29学分、专业基础课13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任意选修课7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自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4.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晓计算机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5.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Marketing)、《商品流通概论》(Commodity Circulation Theory)、《企业战略管理》(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s Research)、《广告学》(Advertisement)、《营销策划》(Marketing Design)、《国际市场营销学》(International Marketing)、《现代商务谈判》(Modern Business Negotiation)、《企业定价》(Business Pricing)、《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上机、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讲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教学校长批准,可允许学生延长到6年滞后毕业。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56学分(不包括实践教学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计学-|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在会计领域、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会计学方面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会计审计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 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6.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初级财务会计》(Accounting Fundamentals)、《中级财务会计》(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审计学概论》(Auditing Framework)、《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高级财务会计》(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审计实务》(Audit Practice)、《计算机会计与审计》(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nd Auditing)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分阶段分级通过会计人员上岗所要求的定级考试、计算机上机、参加学生组织的日常活动等。 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教学校长批准,可允许学生延长到6年滞后毕业。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58学分(不包括实践教学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0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4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财务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较扎实的财务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财务管理方面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会计审计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 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五个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适应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6.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Fundamental Accounting)、《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金融市场学》(Theory on Finical Market)、《成本管理会计》(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财务管理概论》(Financial Management Framework)、《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投资学》(Theory on Investment)、《项目评估》(Appraisal of Project)、《资产评估》(Asset Evaluation)、《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ment)、《资本运营》(Capital Administration)、《金融工程学》(Theory on Financial Engineering)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实践教学、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课外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6年。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特殊情况下,经主管教学校长批准,可允许学生延长到6年滞后毕业。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58学分(不包括实践教学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81学分、学科核心课32学分、专业基础课12学分、专业方向课11学分,专业选修课9学分,任意选修课13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国际会计方向(CGA)-|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够适应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会计领域的实际需要,具备国际通用的会计师资格,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国际会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会计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精通英语,能够达到雅思6.0;掌握国际会计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国内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国际会计方面的理论技能并应用于实际; 3. 精通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 4. 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知识面较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对外国际会计实际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Financial Accounting 4》、《Finance 1》、《Accounting Theory 1》、《Auditing 1》、《Management Accounting 2》、《Finance 2》、《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Canadian Taxation 1》、《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1》、《Practice Set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95学分(不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3学分,学科核心课17学分,专业方向课86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任意选修课11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2+2项目-|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精通英语,适应现代电脑网络领域的发展,能够熟练应用、设计和掌握先进的网络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精通英语,能够达到雅思5.5;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系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 精通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 4. 具有较高的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自主学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知识面较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电子商务实际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互联网工具》(Internet Fundamentals)、《计算机网络基础》(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nd Network)、《程序设计基础》(Introduction to Program Design)、《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计算机原理》(Computer Principle)、《计算机文化基础》(Computer Culture)、《基础会计》(Accounting Principle)、《商业统计》(Commercial Statistic)、《电子商务概论》(E-commerce Outline)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在国内和国外各修读两年后,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修完国内外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毕业。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1~4学期(即在国内修读部分)至少应当修满128学分(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公共基础课102学分,学科核心课26学分。5~8学期在国外修读期间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分别在现代旅游业、饭店业及其他旅游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各级旅游规划、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行业管理工作,或者在旅游与酒店管理院校与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旅游管理业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企业经营运行的国际惯例;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3. 国际旅游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旅游与酒店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4.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 知识面较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6.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对外国际会计实际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 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领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操作及企业管理能力。 8.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旅游学》、《饭店管理概论》、《饭店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投资项目评价》、《旅行社经营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67学分(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2学分,学科核心课31学分,专业基础课10学分,专业方向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3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专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 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一般规律,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的一般异同点,掌握经济学原理、运用规则和内涵,熟悉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业务; 3. 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字写作、经济核算等专业知识应用的实际操作技能; 4.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知识面较广,具备调查研究、分析解决有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际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7.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社会学》、《人口学》、《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保险精算》、《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管理》、《社会保险》、《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67学分(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2学分,学科核心课31学分,专业必修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3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具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 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2.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规律,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3. 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字写作、经济核算等专业知识应用的实际操作技能; 4.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5. 知识面较广,掌握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密切关系的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调查研究、分析解决有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创造能力; 7. 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8.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学》、《企业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劳动、计算机上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凡符合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提前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或辅修第二专业、或申请第二学位。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当修满167学分(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2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2学分,学科核心课31学分,专业必修课20学分、专业选修课11学分,任意选修课13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来源: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