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百问百答(2021版)

时间:2021-06-24 10:42:34 来源:高校招生网 编辑:蒋新

22.为什么实行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

答: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高考综合改革价值取向。一是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考生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问题,让考生“录其所愿”“学其所好”;二是有利于推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

23.考生如何理解“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志愿模式变化?

答:我省将在普通类的常规批、艺术类本科批的统考和联考专业、体育类的常规批,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与原来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发生了变化。考生填报志愿也会发生变化。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新的模式下,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第二,填报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占据的志愿数量更多了。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北京大学1个单位志愿;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北京大学,物理+北京大学,化学+北京大学3个志愿。

第三,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以前查看报考指南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还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

第四,取消了“因不服从调剂而退档”。以前的志愿模式下,部分考生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专业(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了,考生也因此不会存在“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

(二)志愿填报流程、须知

24.志愿填报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总体原则:综合研判,全面分析。填报志愿是时,考生首先应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

第一步: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知政策。查询高考成绩、位次和分数线,把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和高考政策信息,全面衡量,合理定位大致的拟报考高校范围,同时考虑专业选择。

第二步:统筹兼顾。兴趣优势+职业规划+现实条件+社会需求。基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与职业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考虑自身条件、个人意愿及经济条件,着眼于时代趋势与社会需求,初步确定高校和专业。

第三步:初选志愿。“大菜单”+“小菜单”+“志愿菜单”。在综合分析研判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高校及专业范围,上下延伸选出“大菜单”(200个左右的志愿),适当缩小范围至“小菜单”(140个左右的志愿),再全面衡量形成“志愿菜单”(100个左右的志愿)。

第四步:优化志愿。“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对“志愿菜单”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组合,按“冲、稳、保”的策略,分层次分梯度降序确定志愿顺序。

第五步:正式填报。一键导入+动态调整+正式填报。借助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预选志愿,确定拟报考志愿最终顺序,生成志愿预填表。在规定时间登陆志愿填报系统,“一键导入”志愿预填表或输入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这时可以动态调整或修改志愿,及时提交报考志愿信息。

25.志愿填报前,考生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1)仔细查看已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2)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3)理性分析往年尤其是2020年有关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4)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相关办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和相应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专业取向和未来发展规划,综合考虑,理性选择。

声明:优质内容创作不易,来源:高校招生网。转载务必注明出处:http://www.baokao.net/gaokao/zhiyuantianbao/2021-06-24/11608.html

分享:

0

① 扫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高校招生 关注"高校招生网"

② 领取培训礼包、报考攻略、高校推荐、专业测评

③ 赶紧扫一扫添加吧,学子们~

评论